談起平價車濫觴,1908年福特汽車推出「T型車(Ford Model T)」是經典之作。它的問世,讓汽車不再是有錢人玩具,而是進入尋常百姓家。
T型車起初售價850美元,相較其他動輒2至3千美元車款來得親民,平價的關鍵在於創辦人亨利.福特(Henry Ford)透過標準零件,將流水生產線的概念導入汽車產業,提升量產速度。如今轉型到電動車時代,如何降低造車成本,讓平價電動車成為可能,背後有3大做法。
「車廠的成本來自設計、開發、零件材料的成本。」中華汽車副總經理錢經武說道,因此汽車產業非常重視「規模經濟」。
目前車廠積極開發「電動車模組平台」,透過電池、電動馬達標準化,車輛的軸距長短可根據車型調整。 像是韓國現代汽車集團(Hyundai)2025年將推出全新電動平台IMA,提供9種標準化電池組及5種標準化電動馬達,適用所有純電車型。KIA台灣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總裁李昌益指出,如果一個底盤設計可供不同車型使用,當銷售量大,可降低汽車零件模具成本。
掌握最新AI、5G、區塊鏈應用!免費訂閱《數位時代》日報及社群活動資訊
在生產製造上,汽車產業強調分工,供應鏈宛如金字塔型,從第一階供應商(Tier 1)的系統廠、第二階(Tier 2)零組件廠、第三階(Tier 3)材料及零件供應廠。 不過,專攻生產電動車的特斯拉,打破這種模式,改以扁平化的供應鏈。由特斯拉主導系統開發,讓Tier 2、Tier 3可跳過Tier 1直接供貨給車廠。 換言之,特斯拉取代Tier 1工作,強化零組件、原物料的管控能力,並能有效控制成本。
然而汽車業在疫情下,出現車用晶片、電池供應緊缺,凸顯金字塔型供應鏈的脆弱,讓車廠思考朝供應鏈垂直整合布局,最典型代表如比亞迪「自研自產」電池和晶片,提高車廠對關鍵零組件的掌控。此外, 特斯拉帶起的電動車網路訂車和預購的直銷模式,國內和泰汽車代理的Toyota bZ4X、南陽實業代理的Hyundai IONIQ 5純電動車都跟進。 當車廠採直銷模式,不依賴總代理、經銷商銷售與服務的層層分銷,李昌益說,「在台灣經銷商毛利平均5至8%,若改成車廠直銷模式,可將利潤回歸到消費者,把車價壓低。」
長久以來,汽車品牌依賴經銷商的關鍵不只是協助賣車,而是售後維修保養,但電動車回廠保養的時間拉長,也造成售後服務的利潤下降。不過當車輛碰到車禍、出險時,不可能全靠OTA(Over-the-air,空中下載技術)修車,李昌益認為,若車輛品質愈差,愈難做直銷模式,售後服務仍是車廠的一大難題。
責任編輯:傅珮晴、謝宗穎